1、閱讀
古人云:“寫盡八缸水,池塘染墨黑。博采眾家長,使得龍鳳飛”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基本功之一,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。學好語文,僅僅靠熟讀課文是不夠的,還需要長期大量的閱讀。
家長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。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,為孩子挑選不同類型的書籍。在低年級,可以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、童話故事、寓言故事、兒童文學等來讀;在中高年級,推薦一些雜文隨筆、報刊雜志、科幻漫畫、歷史文學名著、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、不同內容的多種書籍。
但是,父母不能強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認為的好書,而是要和孩子交流溝通,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,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,并給予適當的引導。
此外,就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,選擇圖書也要講究營養的合理搭配。如果只是讓孩子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,那樣并沒有多大益處。給孩子讀書,就要內容多元化,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活躍,視野變得開闊。
2、背誦
背誦經典文章、名篇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,小學畢業孩子如果能背誦100首古今詩詞,25首白話詩歌,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(每篇三五百字),5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(每篇800到1000多字),1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。那么,他的語文基本功就有些本錢啦。
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——13歲之前,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,那么,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基。
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“童子功”季節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,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,與高尚交流,與智慧撞擊,從而打下沉實、厚重的文學素養、人文素養的基礎,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、文明的,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。
3、寫日記
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,思考能力,分析辨別能力,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,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,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。
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教育者的想象。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,開始可以寫短些,每天一、兩句,到每天三、五行,慢慢提高增長。
內容也不拘格,什么都可以寫,想象的,現實的,國內的,國外的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大到國家大事,小到雞毛蒜皮等等,要做到有聞必記,有為必記,有見必記,有感必記。
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的現象,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,寫得荒誕一點,不合常規也行,但必須要寫下去,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,終止了,就前功盡棄了。
只要老師與家長引導得當,一定能夠穩步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與語文水平。
4、寫作
作文是需要靈性的,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。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,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,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,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,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。